慢性淋巴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岁男孩干细胞移植后被禁食10多天,出仓 [复制链接]

1#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73182.html

“年,我妈得了乳腺癌,花掉了家里大部分积蓄。年,当时才3岁的儿子又得了‘儿童肿瘤之王’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到现在,经历两次大型手术、两次放疗、一次干细胞移植和30多次化疗,家里已经借债40万,实在不堪重负了。”医院,陪儿子做化疗的山东曲阜汉子米凯愁眉紧锁,神情黯淡。

为了照料术后不能自理的母亲和幼小的儿子,米凯的妻子王新姗早就辞了职,儿子患病后常年在北京住院治疗,他也不得已放弃了工作,和妻子一起到北京陪护儿子。图为在出租房内的米凯一家三口。

“我妈患癌治病,我从来没想过向社会公众伸手筹款。儿子患病,我们也想给自己、给孩子保留一点脸面、一点隐私,也想倾家荡产自己扛。可治这个病倾家荡产远远不够,所以我只能放下脸面,求大家伸出援手,帮一把。”米凯和妻子都是极为自尊的人,可没了钱就得眼睁睁看着孩子面临死亡,再倔强的父母也不得不向命运屈服。图医院输液。

米凯和妻子王新姗都在曲阜市的一家工厂上班,两人年结婚,年生下儿子米俊泽,并取了小名俊俊。年,俊俊的奶奶突患乳腺癌,手术后丧失劳动力,王新姗就辞职在家照顾一老一小。年六一儿童节过后,俊俊突然走路跛行,接着高烧不退,住院10天排除了滑膜炎、关节炎、风湿免疫类疾病后,又经骨髓穿刺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这个病因恶性程度高、发病快,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

王新姗抱着孩子当场号啕大哭:儿子才三岁呀,怎么就和癌症扯上了关系?她和丈夫连夜订了火医院。然而,在这里做了胸穿、骨穿等一系列检查后,仍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4期高危并骨髓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全身多发骨转移”。图为出租房内休养的俊俊。

年6月28日,医院血液科二病房,治疗方案是先化疗4个疗程,经肿瘤外科行切除手术后再化3个疗程,然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最后进行放疗,整个治疗过程大约需要一年多时间,费用预计百万元左右。

“我们怀着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不能放弃的想法,立刻在治疗方案上签了字。”王新姗说。因为俊俊是高危,加强化疗的大剂量药物输进身体后随即出现呕吐、腹泻、身体灼烧的情况,孩子一点吃不下饭,但让人心疼的是他很懂事:“妈妈,扎针的时候你跟护士阿姨说轻轻的,我就哭一下!”“妈妈,有点疼,但是我可以坚持……”图为说起儿子化疗时的情况,王新姗依然止不住落泪。

化疗四个疗程后,年8月3日,俊俊经历了整整12个小时的腹部肿瘤切除手术,当时瘤灶切除得非常干净。术后,因为手术时间太长导致腹部积液过多,医生建议孩子下床活动。三岁多的俊俊身上插着三四条引流管和胃管,他明明不想动,一脸苦楚,但听说下床运动可以早点好、早点出院,就忍痛下床挪步:“妈妈,我可以走十步。

年2月3日,第八次化疗后俊俊进仓移植。2月10日,俊俊午饭后突然吐血,又被禁食了10多天,之后一直熬到他从移植仓转到普通病房,才终于可以吃一点低脂蒸煮的食物了。俊俊开心地告诉王新姗:“妈妈,馒头真好吃。”图为王新姗在给俊俊洗脚。

出仓后,接着又放疗了17次,俊俊的病情控制稳定,于年4月23日结疗回家。之后每天需要口服化疗维持药,每医院抽血骨穿全面复查,“像等待判刑一样地等待检查结果”,但是能回家过正常人生活,一家人还是很开心。可好景不长,年12月复查时,医生发现俊俊有复发倾向,经继续化疗好转后又回家休养。然而在年6月份的复查中,再次发现孩子的骨髓中有残留并在纵膈内新出现异常淋巴结。王新姗一听医生说“这次有问题”,当时就跪瘫在地。图为王新姗抱着休养中的俊俊。

年6月28日,俊俊医院进行系统化疗。医院规定,孩子超过四周岁要单独住院,家长不能陪护。从来没离开过妈妈的俊俊从被护士领进病房的那一刻起,眼泪就在眼眶打转。他一边跟妈妈挥手再见,一边一遍遍地叮嘱:“妈妈,你别走远,在门口等我。”

之后的日子里,母子俩就靠视频熬过一天一天。“妈妈,我刚才吃了半碗米饭,不过都吐了。”“妈妈,对不起,我又吐了,吐在床上一点,我拿盆没忍住。”“妈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再过一会,护士阿姨要把手机收走要睡觉了。”图为在出租房准备睡觉的俊俊。

年1月,俊俊的8次化疗结束,改为放疗。因北京当时有疫情,米凯和妻子考虑地铁出行不安全、出租车费用又太高,就临时租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每天拉着孩子从出租房往返40医院做放疗。由于病人多、时间紧,医院安排的放疗时间经常在半夜零点至凌晨4点之间,他们怕孩子着凉受寒,就给俊俊盖上被子,再捂上两个暖水袋。

“天冷,电动车耗电特别快,来回一趟要换三块电池。一开始不知道,去的时候骑得太快,回家时还有5公里就没电了,我和他爸就一个把着方向,一个推着车子,一步步推回去的,回到出租屋时天也快亮了。就这样,我们熬过了北京最冷的一月,也见证了凌晨三点北京的雪。”王新姗无奈地说。图为米凯和妻子在出租房内配药,准备给俊俊输液。长期的陪护,已经让他们掌握了输液的技法,这样可以省一些钱。

因化疗强度太大,俊俊先后又患上肺炎、胆囊炎,于3月初医院。从去年6月到现在,俊俊已经9个多月没能回家了,每天他问爸爸妈妈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3年多时间的治疗,让俊俊的年龄增长了3岁,也让他变得格外懂事。有一天他对米凯说:“爸爸,你放心,我会坚强的,我一定能打败病魔。”图为王新姗在给俊俊调整输液的速度。

听了孩子的话,米凯热泪盈眶。“医生告诉我,孩子后续的治疗费至少还得50万左右,可我们已经负债累累,不堪重负了,去哪里找这么多的钱呀?我在这里求助广大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救救我的孩子吧。孩子才6岁,如果他有幸长大,还有未来,我们一定教他懂得感恩,多做善事、做好事,回报社会。也盼望科学能快些进步,推出相应的疫苗给孩子们接种,别再让孩子遭遇这种劫难了。”图为在出租房内犯愁的米凯。大河乡土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