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前几天,欣欣和往常一样喂完宝宝奶后,宝宝先是放了两个屁,然后突然拉起了肚子,哭了大概两三分钟,又恢复了正常。
她本以为就这样过去了,但没几分钟,宝宝又突然开始哭了起来,身体不停地扭动,情况看起来比刚才要厉害得多。由于宝宝没办法表达出来疼痛,只能用手到处抓到处晃,一边哭一边看着自己。
欣欣以为他是吃坏了肚子,便用手轻轻地揉宝宝肚子,可是仍然不见好,情急之下,医院治疗。待医生看过之后才知道这是肠套叠,医生说再晚来一会,很可能连肠子都保不住了,吓得她一身冷汗。
本以为只是简单的肚子疼,结果差点酿成大祸!
所谓肠套叠,指的就是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其实意思就是一段肠管发生错位进入到相邻的肠腔当中,从而影响了肠道内物体的流通,最终发病引起疼痛。一般来说,原发性肠套叠更容易发生在小宝宝身上。
造成肠套叠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饮食、气候引起的肠套叠
由于宝宝体质比较弱,对外界事物的要求很高,稍不留意就会导致细菌感染,同时抵抗力又比较弱,很容易因为气候原因导致病毒感染,进而引起肠壁回盲部的淋巴结发炎,从而引起肠壁的一部分产生凹陷,最后导致了肠套叠。
所以说,一般气候温暖湿润的时候,也就是病毒最容易传播的季节,要时刻小心宝宝病毒感染进而导致的肠套叠。
其他肠道疾病引起的肠套叠
宝宝如果自身患有一些肠道疾病,例如肠炎,就很可能会影响肠的正常蠕动状态,从而也就可能引起肠套叠。
或者,宝宝受到腺病毒、轮状病毒等的感染,会造成回肠末端的集合淋巴结增生,从而致使宝宝的某些肠壁异常,变得要比正常肠壁厚,这也是肠套叠产生的重要原因。
所以说,如果宝宝查出患有某些肠道疾病,就要及时医治,防止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婴儿特殊身体结构导致的肠套叠
肠套叠之所以容易发生在宝宝身上,主要还是由于宝宝本身特殊的身体结构。由于还未发育完全,宝宝的肠子比较松,回盲部游离度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容易发生逆向蠕动,种种因素都很容易导致肠套叠。
免疫功能不完善引起的肠套叠
宝宝的身体素质很差,身体各项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所以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和疾病来说还没有很好的抵抗力。特别是处于四到十个月的baby,而这恰好是宝宝免疫功能不完善的时期,这个阶段肠道的局部免疫功能很容易被破坏,环境、气温等因素均可能引起肠蠕动紊乱,甚至发生肠套叠。这个阶段的的宝宝最柔弱,肠道的免疫系统很容易被外界所干扰,一切不适宜因素都会导致肠蠕动发生异常,从而产生肠套叠!
孩子的哪些反应可能是肠套叠的前兆
很多家长都分不清肠套叠和正常肚子疼的区别,其实除了肚疼之后,宝宝还会有其他表现。当小宝宝发生嗜睡、面色苍白精神差或便血又或是又拉又吐的时候,都有可能是肠套叠,所以,医院就诊,不能靠自己的判断!
所以,各位家长们要注意了,宝宝肚子疼并不是光靠简单揉揉就可以解决的,如果出现了上述这几种情况,家长千万要尽快送医,让医生给出正确的诊断,避免耽误了孩子的最佳医治时间!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育儿平台,在怀孕或是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问题和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