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答记者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均衡布 [复制链接]

1#
甲氧沙林是不是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2201.html
                            

12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赵国磊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市中医药局专职副局长

刘湘琴市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处处长

孙健平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

中国报道记者: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作为加快建设健康青岛工作重要部分。请问未来三年,我市具体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加强资源配置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呢?

市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处处长刘湘琴

刘湘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新期盼,希望获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卫生健康服务。从我市医疗卫生资源总体情况看,近几年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家,较五年前增长13%,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较五年前分别增长20%、30%和31%,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等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全国前列,达到全球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我们也看到,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我市仍然存在高水平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区域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偏弱等问题,与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

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精准解决这些问题,在“扩容、提质、均衡”上下功夫,科学合理设置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规模和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差距。到年,新建改扩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8家,新增医疗床位1.2万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将达到7.5张以上。具体将从以下三方面推进:

一、聚焦“扩容”,医院项目建设。医院32家,较五年前增加12家,先后医院(青岛)、医院医院。今后三年,医院布局,加快推进16个在建项目、5个规划项目建设。年将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启用,如: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院东院区、医院(青岛)二期、市精神卫生中心红岛院区、医院红岛院区、医院西海岸院区等项目。到年,医院总数将达到35家以上。

二、聚焦“提质”,医院改造提升。近几年,市南区、市北区、医院面临着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停车困难等问题。三年行动计划将根据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平战结合、平急转换”需求,医院实施基础设施更新和功能提升改造,确保既能符合疫情救治需要,又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提升老城区城市承载力。计划年先医院改扩建工程。

三、聚焦“均衡”,统筹推进区(市)医疗机构项目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持省、医院建设分院区、分中心、分支机构。鼓励区(市)医院、医院、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实际需求,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改善设施设备配备水平。至年,将重点推医院、医院南院区、城阳区惜福镇街道中心卫生院、胶州市李哥庄中心卫生院等23个区(市)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后将全面提高我市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山东商报记者:前不久,医院医院获批全国第四批、全省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请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落地,将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刘湘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主要是将北上广的优质医疗资源进行导出,让大病不出省。北京大学医院这个项目,其实前期就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年5月,市卫生健康委、城阳区人民政府与医院正式签署了共建医院医院合作框架协议,以医院城阳院区为主体合作共建医院医院。今年的10月18日,医院医院获批全国第四批、全省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实现了青岛国家医疗资源导入零的突破。

按照建设方案,我们将平行引入医院胸外、血液、创伤三个院士学科团队和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打造胸科(呼吸)、创伤、血液、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七大中心。

自年至今,医院已陆续派出两批专家共余人、近人次进驻医院,涉及胸外科、血液科、创伤骨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30个学科,覆盖管理、临床及医技科室;医院派出八批次78人赴京进修。截至年10月,医院青岛院区已接待门急诊量.3万人次,出院人数2.7万人次,手术例。

目前,医院医疗及管理团队已经实现长期入驻,开展坐诊、疑难病例讨论、科室专业调研等工作,切切实实带来了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例如:今年,常驻胸科专家团队采用单孔胸腔镜微创技术,为一名65岁的肺癌患者实施超高难度的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局限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用时仅2个多小时;患者术后恢复较快,3天出院;常驻骨科专家团队为岁高龄股骨颈骨折老人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仅开一道6cm的小切口,用时仅1小时,出血量一块纱布都没沾满;术后老人恢复很快,不久就能够下床;一名因出现反复高热、双下肢皮下大面积出血点、咽痛等症状的病人,经MDT会诊、确诊为罕见血液病——成人Still病,最后因发生肝衰竭通过绿色通道无障碍转至医院治疗;还有一位80多岁患胃窦癌的老人,经过十余位专家会诊,确定了最佳治疗方案。这些患者都免去了千里迢迢进京就诊的麻烦,“足不出青”就能够解决疑难病、复杂病,这都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给患者最直接的好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未来三年,我市具体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来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市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孙健平

孙健平:感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