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地域分布明显。
其中胃癌高发区集中在西北及沿海各省市,肝癌高发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及东北吉林地区,食道癌高发区主要在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区,相似的地理位置意味着相似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这表明环境对刺激人体癌变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科技进步的今天,随着癌症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死亡率也明显下降,不过,根据调查,相比于查出癌症,人们更加对治疗感到恐惧,但是若选择不治疗,身体又会怎么样呢?
面对癌症的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理论上,如果通过手术彻底清除肿瘤细胞,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手术切除仍是早期或早期实体瘤的首选。
比如:
根治性手术
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表面无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分界,局部浸润明显,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因此,手术应彻底切除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和可能侵犯的淋巴结,此手术适用于肿瘤范围有限,无远处转移,体质较好的患者。
姑息性手术
为了缓解疼痛,维持营养,延长生命,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的大范围肿瘤和转移的晚期患者,只能切除部分肿瘤或进行一些手术来缓解症状,如造口术、消化道短路等。
——化学疗法
就是用能杀死癌细胞的药物治疗癌症,因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细胞分裂和生长迅速,所以抗癌药的作用原理通常是通过干扰细胞分裂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比如抑制DNA复制或阻止染色体分离。
大多数化疗药物没有特异性,因此会同时杀死进行细胞分裂的正常组织细胞,从而往往伤害到需要进行细胞分裂以维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组织,如肠粘膜细胞,然而,这些组织通常会在化疗后自我修复。
——放射疗法
也被称为放射疗法和放射疗法,它利用辐射杀死癌细胞和缩小肿瘤,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外部放射治疗或体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因为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速度比正常细胞快,所以通过辐射破坏细胞的遗传物质,可以阻止细胞的生长或分裂,进而控制癌细胞的生长。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从90年代后期开始在治疗某些类型癌症上得到明显的效果,与化疗一样可以有效治疗癌症,但是副作用与化疗相较之下减少许多。
在目前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这项治疗的原理是使用具有特异性对抗癌细胞的不正常或失调蛋白质的小分子。
假如发现“癌症”后不治疗,身体会怎么样呢?
——持续感染
临床上,癌细胞疾病的高发,即使是体内免疫力下降,体内发生DNA突变反应引起的,也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对抗癌细胞和突变反应的高发。
机体免疫力很强,当癌细胞出现时,会被自身免疫系统及时消灭,当免疫力下降时,癌细胞将有机会进一步伤害患者的身体。
如果癌症得不到治疗,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当查出癌症时,要及时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防止癌细胞扩散感染其他器官。
——疼痛难忍
癌痛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癌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整的信息到达神经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当癌症生长并侵入周围组织时,可能会在这些区域引起疼痛,随着肿瘤的生长,它们还可能压迫骨骼神经和周围器官,导致疼痛。
不仅仅是癌症晚期患者会面临的疼痛,一些早期癌症也会引起癌痛,这与癌症本身有关。
如果发现癌症而不治疗,会导致癌痛逐渐加重,患者无法承受这种痛苦。
——发生恶病质
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只要身体给他提供足够的营养,它就能继续生长,攻击人体的有益细胞。
癌细胞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殖,会抢夺人体的营养物质,同时癌细胞会分泌有害物质,影响患者的健康。
如果患了癌症,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代谢异常等临床常见的恶性疾病。
——不能自理
癌症确诊后,通过合理的治疗,很多患者后期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何况是不接受任何治疗的癌症患者。
随着癌细胞的扩散,一旦侵入脑组织,就会导致人体中风,虽然有意识,但失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需要家人照顾,给家人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癌症有遗传性吗?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癌症是有一定遗传性的,数据统计显示约5%的癌症与遗传有关,例如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这些癌症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如果父亲患有这些癌症,就可以有遗传给子女的倾向,但是癌症的遗传性与一般的遗传病又存在不同,并非是在家族中代代相传而是一种癌症易感性的遗传,或者这种遗传是易患某种肿瘤的倾向,例如在家族中子女与父亲有同样的饮食习惯,有同样的生活环境,因此也同样容易患这种肿瘤。
哪种癌症容易遗传呢?
遗传性比较高的癌症有:肝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所以亲属中有上述癌症病史的人群,均被列为癌症高危人群。此类人群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因为癌症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表现,所以高危人群定期体检,进行排癌筛查非常重要。
癌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可以得到临床治愈的。如果当确诊癌症时已经是中晚期,则不能得到临床治愈,生存期比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