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给大家展示一例相对比较特殊的乳腺相关病例,供大家讨论、学习,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病例:女性患者,33岁,“发现右乳肿块1月“就诊。13年前曾行“注射式隆胸术”,2年前曾在我院行“乳腺假体取除术”。超声所见:
右侧乳腺内及胸壁内见多个强回声团,最大6mm×11mm,前方边界清晰,后方呈“瀑布征”;同侧腋窝及锁骨上区见多个相似特征的强回声团。
请问:
1、考虑什么疾病可能性大?诊断依据是?
2、可能的形成机制?
病理结果公布:
1、乳腺内为包裹残留假体的异物肉芽肿;2、淋巴结为聚硅酮性淋巴结病。
讨论:
硅胶及硅凝胶都是一组硅酮的有机合成物,由于硅酮在化学和生物学上具有惰性及热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是整形医学方面。以往的隆胸术所采用的假体大多数为硅胶产品,有关研究表明,硅凝胶并非如以往所认为的那样在生物学上是一种惰性材料,硅凝胶及其中的杂质,如无机硅等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硅凝胶作为异物进入机体能引起机体急、慢性的异物反应。硅胶所致急性反应是假体植入引起局部的急性炎症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硅胶假体所导致的远期机体反应一般包括局部反应和远处反应。远期局部反应主要是形成局部异物肉芽肿,包括慢性炎细胞持久浸润、泡沫细胞、异物巨细胞增生,最终可形成一个包围假体的纤维包囊,有部分病例发生滑膜化生,甚至包囊内面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本例有部分纤维包囊形成。远处病理反应则是由于硅凝胶的泄漏,经淋巴管引流至其他部位,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后携带至其他部位,如腋下、上肢、上腹壁以及骨髓等处,最终导致远处组织及淋巴结的异物反应。结合病史及显微镜下形态改变不难做出诊断。
病理诊断要点:在聚硅酮性肉芽肿中一般有透明、折光物质及异物巨细胞,同时结合病史有助于鉴别诊断。
(潘云祥发布)
原创,请尊重知识产权,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点击右上角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分享此文:
1、和朋友们分享此文;
2、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3、将文章分享到腾讯微博;
4、点击“历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往发送的资讯文章;
您还可以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