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这是一位64岁的男性患者,长期务农,饲养毛驴、近一年来家中毛驴反复出现皮肤脓包,此次因「咳嗽气短8月」入院。CT左下肺实变影伴多发小囊泡改变、部分融合成空洞,增强CT可见血管造影征,左上肺及右肺多发磨玻璃影及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左侧叶间裂膨隆。多次抗感染效果不佳……
病例介绍
现病史
患者8月前无诱因出现咳嗽、气短,干咳为主,夜间剧烈,无发热、咳痰、咯血。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于当地左氧氟沙星治疗半月无效。
医院,行胸片提示「双肺多发阴影伴空洞」,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治疗15日后出现持续高热,Tmax40℃,伴畏寒、寒战,停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阿米卡星,继续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15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15天,并加用甲强龙40mgivbid×15天,患者发热持续5日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咳嗽、气短症状逐渐加重。1月前于当地行肺部CT提示左肺下叶背段团块渗出、伴空洞,右上肺渗出影,左侧少量胸腔积液。予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舒巴坦+奥硝唑等治疗1月,咳嗽、气短无好转。入院前5天患者再次高热,Tmax41.0℃,伴畏寒寒战,自服退热药后体温降至正常。近4日未发热。现为进一步诊治入院。发病以来食欲欠佳,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及个人史
既往史:40年前曾患左侧胸壁脓肿,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
个人史:河北张家口人,平素务农,种植玉米、小米。饲养毛驴。1年前毛驴患病,表现为颈部多处脓包,曾应用青霉素治疗,患者长期照顾病驴,为脓包涂多种外用药物,8个月前毛驴病愈。长期吸烟、饮酒。家族史:无殊。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T36.4℃,HR86次/分,RR18次/分,BP/66mmHg,SpO%
RA。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可闻及较多湿啰音,右肺偶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脏、腹部查体无特殊。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
血气(
RA):pH7.44,PaCO.5mmHg,PaO.3mmHg;
血常规:WBC9.10×10^9/L,N%77.3%,LY#1.68×10^9/L,HGBg/L,PLT×10^9/L;
尿常规:WBC70cells/μl,PROtrace,BLD(-);
肝肾功:Alb34g/L↓,余正常;
hsCRP.44mg/L↑,ESR89mm/h↑。
感染评估
T.SPOT.TB28SFC/10^6MC;
PCT:2.45ng/ml↑,G试验:26.6pg/ml;
隐球菌抗原(-)。
免疫评估
免疫球蛋白3项正常;ANCA(-);ANA(+)高尔基1

0,抗ENA抗体(-)。
肿瘤评估
肿瘤标志物:CA>U/mL↑,CA19-.1U/ml↑,CEA8.79ng/ml↑,NSE17.6ng/ml↑、余正常。
影像学评估
胸部CT(图1):左下肺实变影伴多发小囊泡改变、部分融合成空洞,增强CT可见血管造影征,左上肺及右肺多发磨玻璃影及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左侧叶间裂膨隆。
入院后胸部CT
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图2):左下叶气道内可见粘稠分泌物,左下叶各段支气管开口尚通畅,粘膜炭沫沉积。于左肺下叶灌入50ml生理盐水,回收20ml灌洗液,送检病原学;同时刷检涂片送检病原学及瘤细胞;左下肺基底段活检5块肺组织送检病原及病理。
支气管镜镜下表现
后续进展
病原学
合格痰/BALF病原学结果:细菌涂片可见少量G-杆菌,余细菌培养、真菌培养、抗酸染色、弱抗酸染色、放线菌培养、奴卡菌培养、TB/NTM核酸测定均阴性。分支杆菌培养阴性。
病理
BALF及毛刷:未见肿瘤细胞;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图2):(左肺下叶基底段)肺粘液腺癌。免疫组化:ALK-D5F3(-),CK7(+),P40(局灶+),TTF-1(+),CK20(-)。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镜下表现
最终诊断
肺粘液腺癌(cT4N3M1a,IV期,对侧肺转移,EGFR(-),ALK-D5F3(-))
讨论
患者老年男性,慢性病程,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短伴间断发热,胸部CT提示实变影伴空洞形成,炎症指标显著增高,抗感染体温似乎能够好转,临床及影像表现提示肺部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患者反复抗生素治疗病情仍然进展、有病牲畜接触史,尤其要怀疑特殊感染。但是经过全面评估,相关病原学检查并无特殊提示,血清肿瘤指标显著增高,因此肿瘤性疾病也在考虑范围之内。最终通过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明确诊断为肺粘液腺癌。因此,这是一例「长得像肺炎的肺癌」。
肺炎型肺癌定义
肺炎型肺癌(pneumonic-typelungcarcinom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癌,影像学表现类似于肺炎,以磨玻璃或实变影为主,但抗感染治疗后肺内病变无明显吸收,病理诊断多为肺腺癌。此类肺癌发病初期与肺部感染难以鉴别,常延误诊断。
肺炎型肺癌临床表现
肺炎型肺癌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咳大量白色泡沫痰为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但部分患者,如本例患者,咳痰并不明显,仅在支气管镜下可见支气管内较多粘液分泌。部分患者有间断发热,持续发热少见。发热可能与痰液引流不畅继发肺部感染相关,抗感染治疗后发热多可好转。
肺炎型肺癌影像学表现
肺炎型肺癌病理多为肺浸润性粘液腺癌,肺泡腔内肿瘤细胞及粘液的填充而形成独特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磨玻璃影、实变影、多发磨玻璃结节、支气管充气征、枯树枝征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典型的空泡征、CT血管造影征。
尽管此类患者胸部影像学与肺炎类似,但是某些影像特征可提供鉴别诊断线索。囊泡样改变(bubble-likelow-attenuation)对于恶性病变有提示意义。由于肿瘤细胞对于肺结构的破坏或者细支气管-肺泡堵塞产生活瓣效应,导致在磨玻璃或者实变影中,出现囊样破坏或融合成多发空洞,此类影像学表现高度提示肺炎型肺癌。我院研究结果显示,肺炎型肺癌患者中40%肺部CT可见多发囊样变,13%有空洞。另外,由于肿瘤的增生和粘液的分泌,可以出现叶间裂膨胀或者枯树枝征,这在肺部感染中也较为少见。此外,由于肿瘤细胞的转移特征,此类患者诊断时多数已存在胸腔内转移影像学征象:同侧或对侧肺的转移性结节,尤其是多发磨玻璃结节,另外可出现胸膜转移、纵膈淋巴结增大。PET/CT可见肺部病变SUV值增高。
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A:右中下肺多发实变影伴支气管充气征,左下肺片状磨玻璃影,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B: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影,伴左侧叶间胸膜增厚,右下肺小结节。C:双肺弥漫磨玻璃影伴多发囊性改变,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D:左下肺磨玻璃实变影中有囊性破坏及空洞形成。
肺炎型肺癌诊断
该病诊断依赖病理。但因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酷似肺炎,因此通常被延误诊断。多数患者为反复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行肺活检诊断。我院经验显示,支气管镜下的肺活检(TBLB)配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诊断率相当高(80.9%),而经皮肺穿刺活检有%的诊断率,但存在一定气胸的风险,外科肺活检也有%的诊断率。
肺炎型肺癌病理
肺炎型肺癌的病理绝大多数为肺浸润性粘液腺癌(lunginvasivemucinousadenocarcinoma)。这是年肺癌国际多学科委员会提出新分类后的新名词,代替了原来的粘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肺浸润性粘液腺癌是肺腺癌的亚型,占肺腺癌的1~5%。但少数浸润性非粘液腺癌也可影像学表现为肺炎型肺癌。
治疗及预后
肺炎型肺癌多为浸润性粘液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突变或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融合基因等肺腺癌驱动基因发生率极低,且发现时多有肺内转移而无手术机会,因此主要治疗为化疗。经过含铂双药方案化疗联合或不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本例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像肺炎一样的肺癌」。肺炎型肺癌尽管多数为粘液腺癌但并非全是粘液腺癌,另外并非所有的肺粘液腺癌均表现为肺炎型肺癌。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与肺炎非常相似,往往导致诊断延迟。以下情况需要警惕肺炎型肺癌:患者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反复抗感染效果不佳,肺部CT在片状磨玻璃影-实变的基础上同时有多发囊泡、空洞或磨玻璃结节。此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肺活检。若肺活检困难,痰细胞学、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也可协助诊断。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浏览)
[1]留永健、李霁、徐燕等.晚期肺炎型肺癌:一项中国单中心临床-放射-病理特征回顾性研究及预后分析.Jun;22(6):-
[2]JohnHMetal.Radiologicimplicationsoftheclassificationofadenocarcinomaofthelung.Jan;(1):62-71.[3]AnnaTetal.Classificationofdifferentpatternsofpulmonaryadenocarcinomas.ExpertRevRespirMed.Oct;9(5):-86.
作者介绍
张颖
医学博士,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目医院国际医疗部,医院级PCCM学员。
徐燕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目前担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擅长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熟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常见及疑难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协和呼吸」
原链接戳:病驴惹的祸?(下)
病例拾萃[15]·协和呼吸
推荐阅读
1
青年女性3次因肺部感染终止妊娠,这种罕见病常伪装成耳熟能详的「常见病」,为何医生说应询问其父母是否近亲结婚?
2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为何也会被「侵袭性肺曲菌病」放倒?如何根据诊断要素、实际病例捋清IPFI的诊治思路?
3
旅游归来出现发热、胸闷、腹泻……当两种死亡风险高的严重疾病狭路相逢,如何摆脱极易误诊漏诊的「魔咒」?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搜索《呼吸界》更多往期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