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在普通人看来,三伏天酷热难耐,烦躁郁闷,但在中医专家看来,三伏天这段日子却是大家养阳驱寒、治已病、防未病的好日子。那么中医是如何利用三伏天防病治病的呢?
冬病夏治的原理
顾名思义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达到阳平阴秘,宿疾得以恢复。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常用外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候特点,予以宝宝穴位贴敷,能起到振奋体内阳气,调整阴阳平衡,进而对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病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宝宝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宝宝身体的综合素质。根据近年来实践经验表明,初伏进行第一阶段的穴贴,以期达到醒穴、温经、通络的作用,进而再进行中伏第二阶段和末伏第三阶段的穴贴,以致达到纳阳摄气、扶正固本、强壮正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实践证明,“冬病夏治”可以使人体阳气得到充实,抗病能力得到增强,为预防冬季常发病、复发病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医院小儿推拿科三伏贴保健两大类“擅攻”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反复感冒、鼻炎、过敏性咳嗽、慢性咽炎、哮喘、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肿大等。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偏食、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便秘、睡卧不安、身体偏瘦弱、慢性腹泻、腹痛、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
哪些宝宝适宜贴“三伏贴”?
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宝宝,如患有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
免疫力低下,或者是经常容易生病的宝宝。
多大的宝宝才可以贴敷?
一般2岁以上的宝宝都能贴。
效果如何?
通常,三伏贴需要连续贴三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宝宝的病情比较严重,还需要配合“三九贴”进行治疗。
什么时候贴三伏贴合适?
一般来说在入伏的前后三天进行贴敷是最有效果的。
年“冬病夏治”三伏贴穴时间
初伏:年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年7月27日——8月5日
末伏:年8月16日——8月25日
加强贴:年8月6日——8月15日
医院独特三法保疗效
辩证精确:医院以贴穴为主开展“冬病夏治”,已有28年的历史,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风寒湿痹病证、妇科疾病、老年病等五类疾患,分别组方制定理肺贴、建中贴、骨痛贴、归元贴、香红贴,专病专贴。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严谨组穴、精准贴敷。
药必求真:医院“强化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打造中药优势品牌”。自制中药药膏贴穴,药真有效,让您贴穴无忧。
温通开穴:医院独创了“温通开穴法”贴穴,即先在取穴部位用药物棉球擦揉,以达到温经开穴、舒筋松肌、开启腠理的效果。
贴完穴应该注意什么?
1、为确保疗效,儿童一般药贴须贴2~4小时。
2、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天热人容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
3、药物穴位贴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抓挠以防感染。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能曝晒。贴敷后应减少运动、尽量避免出汗,防止药贴脱落。
4、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医院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贴敷的时间遵照医嘱,切不可有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
冬病夏治承古训,
穴位渗透脾肺肾,
内病外治固标本,
二十八年更专业。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