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痛风急性发作期,如何快速抗炎镇痛?
患者基础信息
吴某某,男性,74岁,退休工人。
患者主诉:
反复发作右足及右膝红肿热痛2年,加重6天。
现病史:
6天前,患者出现右足背及右膝关节处明显红肿热痛,伴活动受限无法自行行走,伴低热,来我院就诊,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收住院。
既往史:
患者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前列腺炎病史10年余。否认过敏史。患者2年前因饮酒后突发右足第1、3、4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医院就诊,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予以保守治疗2天(具体药物不详)后好转。2年以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饮酒或进食烧烤后为多,每年3-5次,分别累及右足各趾跖关节、右足背、右膝关节等。每次发作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治疗,未经其他系统诊治。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体温:37.4℃,心率:90次/分,血压:/98mmHg,一般情况尚可,体型肥胖,浅表淋巴结(-),心肺(-),腹部(-)。
查体:
右足背、右膝关节肿胀明显,皮肤发红发亮,压痛阳性,右膝关节局部皮温明显升高,右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WBC)11.6×/L,N79%;
尿常规:尿隐血(BLD)(++);
血液生化:血尿素氮(BUN)5.9mmol/L,肌酐(Cr)umol/L,尿酸(UA)umol/L;
腹部B超:脂肪肝、肝脏多发囊肿,右肾多发小结石;
双足X线片:未见骨质破坏及关节间隙变窄;
右膝关节片:右膝关节间隙狭窄,右膝关节退行性变;
左膝X线片: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
临床诊断: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累及右膝及右足)
治疗方案
依托考昔片:mgpoQd(一周后继续用药剂量减为60mgQd)
非布司他片:20mgpoQd
局部外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静脉补液0ml/d(七叶皂苷钠消肿、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等)
治疗结果
●次日查房时,患者自觉右足背及右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较前稍消退,无发热。
查体:T36.6℃,右足背、右膝关节红肿、压痛、皮温增高等症状均有所改善。
●5日后,患者关节疼痛基本缓解,可无痛下地行走活动。
查体:右足背、右膝关节红肿消失,皮温如常,关节局部轻压痛,右膝关节活动无受限。
●7日后,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消失,活动正常。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WBC)6.1×10^9/L,N66%;血液生化尿酸(UA)umol/L,予以出院。
讨论及分析
痛风急性发作是尿酸结晶诱发的炎症过程
当肝脏分解嘌呤时,可产生一种代谢物质——尿酸,这些尿酸在关节内沉积形成尿酸结晶,导致炎症反应,免疫系统的白细胞袭击这些尿酸结晶,导致关节疼痛和炎症。
痛风急性发作应及早进行抗炎止痛治疗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推荐,及早(一般24h以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指南推荐级别为2B级,推荐首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足量)缓解症状,1B级推荐级别;依托考昔24分钟急速起效,24小时持久镇痛。
治疗体会
痛风是指除高尿酸血症外出现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临床表现。尿酸的波动引起痛风的发作:1、血尿酸突然升高: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尿酸盐;2、血尿酸突然下降:痛风石溶解,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晶。平日需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正规抗痛风治疗。
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尽早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足量、短疗程)、激素,非甾体抗炎药是痛风急性期的一线药物,建议早期足量服用,尤其有糖尿病患者,尽量避免使用激素。首选起效快、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选择性COX-2抑制剂(依托考昔)。
专家介绍
徐文停
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常见四肢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治,骨关节炎诊治及阶梯治疗和痛风诊治。
文章源自:苑东学术服务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