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帝内针治疗颈部淋巴结口腔溃疡一例实录 [复制链接]

1#

时间:年3月24日上午。

地点:同有三和深圳泰然医馆。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女性、岁,23日因膝关节疼痛来诊,经针灸后已无明显不适,今日来诊诉:嘴唇出现一绿豆大小的口腔溃疡,说话、吃饭疼痛;右侧颈部有一淋巴肿块,触之不痛。在施针过程中又诉“爱打嗝、气往上走、大便粘马桶”。

内针思路:

六经:嘴唇口腔溃疡涉及阳明、厥阴;颈部淋巴肿块涉及少阳、太阳及少阳和太阳的络。

三焦(三才):上焦。

上下左右:症在右,在左上肢施针。

施针部位(同气):合谷、劳宫、后溪、中渚、液门、阳池透阳谷。

施针过程见视频:

(经患者同意,允许公开视频)

施针后,让患者在留针区留针。

大约留针五分钟后,和患者交流,患者告诉:口腔溃疡“不疼了”,颈部淋巴肿块“没有了”。

本例的颈部淋巴肿块,不仅涉及到太阳经,也涉及到少阳经,特别要注意的是还涉及到太阳和少阳的络脉,内针强调“在经刺经、在络刺络”,在临床中,往往只注意到经而忽视络,这一点,尤其特别要注意。

(见下面的视频)

(经患者同意,允许公开视频)

*帝内针因其简单、方便、效高、安全而受欢迎,个人认为:在学习内针和运用内针的过程中,要谨守法则,按照“六、三、二、一”来抓症、找同气,建立内针的思维尤其重要.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宋杨老师

内针之路,感谢多多支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