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民加碘27年后,甲状腺癌变化明显碘 [复制链接]

1#

张女士的家人,最近发现她脖子似乎有些肿,而且触摸可以发现明显的硬块,医院检查,经过彩超检查,右侧甲状腺存在肿物,分类为三类。同时,医生建议,需要做穿刺进一步确定病理。

张女士是个心思很细腻的人,在此期间,她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和病例,发现有一种说法,甲状腺癌与吃加碘盐有关。于是再次就诊时,张女士咨询医生,她的疾病,是否与碘盐吃多了有关,如果以后吃不加碘的食盐,是不是更有利于病情的治疗。

医生跟张女士说,虽然碘盐吃多了,确实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以后要吃不加碘的盐,因为碘对人体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每天不能摄入足够的量,也会引起多种甲状腺疾病。

关于加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癌,这种说法的存在,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篇文章,我们来辟谣。

一、为什么要全民加碘?碘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

如今,我们能够买到的食盐,大多数是加碘盐,但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为何要在食盐中加碘,咱们来科普一下。

碘作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正常分泌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儿童体格和大脑的正常生长发育,维持人体各项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所以碘被称为智力元素。

儿童如果在幼年,摄入碘不足,会造成身体和智力的伤害,所以儿童的成长发育需要碘;孕妇也需要摄入足够碘,满足胎儿的发育需求。

碘与其他微量元素不同,人体不能自行合成,所以我们只能通过食物中获取碘,在食盐中加碘,是最简单、最便捷、最便宜的途径,因为人体同样每天需要食盐。

而在二十多年前,我国确实是世界上碘缺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碘缺乏会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地方性克汀病等,还容易导致孕妇流产、早产,和婴儿先天畸形、发育迟缓等。

为了避免情况恶化,我国从开始,实行全民食用盐加碘,通过吃加碘盐,就可以补充碘元素。很显然效果是显著的,随后我国缺碘的情况逐步改善。

直至年,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整体碘摄入适量,但仍有部分人群存在碘缺乏问题,所以碘盐还是要吃的。但要注意的是,很多水源性高碘地区,可以不必过多食用加碘盐。

一直以来,还有种说法,认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是由于碘盐吃多了,才导致如今甲状腺癌的病发率如此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讲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了解甲状腺是如何工作的,甲状腺癌是怎么产生的。

二、甲状腺是如何工作的?甲状腺癌是如何出现的?

甲状腺为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作为人体重要的激素,掌管人体正常代谢。包括大脑、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

前文也稍提过,甲状腺激素对于儿童和孕妇的重要性,对正常人来说,也同样重要。甲状腺激素缺乏的患者,大都表现为精神不振、全身无力。而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多,也不是什么好事,脑组织和机体的兴奋性增加,患者多表现为失眠兴奋、心悸、肌肉抖动、容易出汗、消瘦等。

从甲状腺的工作原理来看,甲状腺细胞主要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T3和T4,T3是活性强的甲状腺激素,T4是活性比较低的甲状腺激素,当T3不足时,可以转化为T3。

甲状腺会事先将分泌甲状腺激素(T3和T4)储存起来,当人体需要时,身体发布指令,甲状腺激素被泵出,经过血液循环,传送到全身各个地方。T3和T4随血液运输至身体各处,并兴奋全身细胞,加速细胞代谢。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是碘,而碘人体无法合成,只能通过食物获取,人体每天碘的摄入量成人为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稍多,为微克。

在合成过程中,当饮食中的碘的摄入量不足时,甲状腺原料不足,合成的T3、T4就会减少,负责调节甲状腺激素生成量的是下丘脑,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路径,下达命令给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增多,垂体接受信息后,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多,促使甲状腺合成T3、T4。

如果食物中碘的摄入量足够,则整个循环处于平衡状态,如果饮食中无法获取足够多的碘,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指令仍然存在,甲状腺无法生成更多的激素,只能通过促进甲状腺增生,然而这种增生并不是好事,有可能是恶性的,而且形成的甲状腺结节也有可能发生癌变。

除了放射性组织损伤、甲状腺本身存在疾病,以及雌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状腺细胞代谢产生癌变,碘的摄入出现异常,也会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生。

除开前面讲的碘摄入过少,碘如果摄入过多也是一个问题,这样,就又回到我们原来的问题,碘摄入量过多,是导致甲状腺癌频发的原因吗?

三、全民加碘27年,中国甲状腺癌人数不断增加,碘盐到底继不继续吃?应该如何正确吃碘盐?

全民加碘这些年来,虽然患甲状腺癌的人数不断上升,但目前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食用加碘盐会引发甲状腺癌。

前文也有提到过,甲状腺的癌变,与长期接触辐射、过度应用雌激素、甲状腺自身疾病等,关系密切。除此之外,甲状腺癌的确与人体内碘含量异常相关。

因为碘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如果机体摄入过多,甲状腺的负担会增加,同时人体更容易诱发甲状腺炎、甲亢等甲状腺疾病,也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概率。

但这不代表,就不能吃碘盐!

这些年来,碘盐对人体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适量碘盐的摄入,大大降低了我国居民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但随着目前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我们还是要更加正确地吃碘盐。

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一般是需要在菜快炒熟的时候放入。如果提前把碘盐放入菜中,高温、高油有可能会使碘盐变性,或使碘提前挥发掉。

碘盐尽量储存在玻璃或陶瓷缸中,并加盖,存放于阴凉处、避免太阳直射。尽量不要使盐受热,因为高温环境,容易造成碘的挥发流失。

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在3~5克,最多不超过6克,就能够保证碘的正常摄入量。但要注意,对于甲亢患者来说,最好食用无碘食盐,其他甲状腺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可以食用加碘食盐。

而处于高碘地区的人群,可根据饮食习惯,自行加减碘盐用量,但注意每天碘的摄入量不要过多。

四、如何有效预防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作为目前已知癌症中,危险率相对较低的癌症,一般情况下对人的寿命影响较小,但这不代表大家可以忽视甲状腺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首先,最好能够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筛查甲状腺结节,和早期的甲状腺癌。

主要的检查包括外科医生对甲状腺的触诊,诊断是否存在甲状腺肿大;颈部B超检查甲状腺,可以明确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边界,以及密度;抽血化验检查甲状腺的分泌功能是否正常。这几项结果的汇总,能对甲状腺的风险进行判定。

另外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颈部周围有结节、肿块,或者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有可能是甲状腺癌对甲状腺周围的淋巴结造成的影响,一定不要拖延,医院进行检查。

其次,食物中碘要适量摄入。

每日饮食适当食用海产品及碘化盐,碘摄入过多或过少,对人体都有害。特别是碘的过量摄入,会更容易形成甲状腺结节,进而导致下一步的癌变。

第三,保持良好的情绪,减少雌激素的应用。

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精神关系密切,特别是甲状腺癌这类内分泌相关疾病。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或平常情绪波动大时,容易对机体产生刺激,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发生突变,导致癌症的发生。而且良好的情绪,能够促使甲状腺结节消散,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雌激素的过度应用,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的紊乱,诱发甲状腺癌,另外,雌激素还会增强甲状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促使甲状腺癌发生转移,所以别乱用雌激素,用前要咨询医生。

第四,尽量避免接触辐射。

甲状腺癌与年龄关系不大,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要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接触,特别是头颈部,比如X射线,防止甲状腺癌变。

最后,保持良好作息,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对于年轻人,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经常熬夜。同时要加强运动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总结:其实无论是碘,还是其他必须的微量元素,对人体而言,都不能太多或太少。特别是碘这种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的元素,每天的摄入量要适宜,才能保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别像张女士一样,轻易相信网上的各种说法,还有可能混淆疾病的正常治疗。

参考文献:

1.《甲状腺癌为何越来越多?》健康必读.09

2.《碘盐吃久了想换无碘盐?不行!》大众健康.05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